衡南畫家徐立承油畫《九月的港口》獲評中國美協展覽最高獎
衡陽新聞網訊 通訊員王敏 李金山 陸元連 記者邵俊杰報道 近日,由中國美術家協會、深圳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等聯合主辦的首屆“時代中國”全國美術作品展覽復評結果在中國美術家協會官網揭曉,湖南省衡陽市衡南籍畫家徐立承創作的油畫《九月的港口》被評為入會資格作品,為此次展覽最高獎,也是湖南省在此次展覽中唯一獲此殊榮的作品。
據悉,首屆“時代中國”全國美術作品展自今年五月征稿以來,共收到投稿作品6811幅,初評選出299幅進入復評,復評共選出162幅入選作品,其中獲得入會資格的油畫作品22幅,國畫20幅,入選作品將于2021年1月在深圳關山月美術館展出。
長期潛心創作,如今碩果累累,此前,在北京民族文化宮舉辦的第十屆“民族百花獎”中國各民族美術作品(中國畫、油畫、版畫)展覽中,徐立承的油畫作品《海之魂》成功入選,并被組委會收藏。
作品接連入選中國美協展覽,引起了藝術界的廣泛關注,11月10日,作者來到徐立承的工作地——衡南縣第一中學,走近這位充滿創作的激情的教師畫家。
徐立承系湖南省美協會員、湖南省油畫學會會員、湖南省攝影家協會會員,曾先后在中國美術學院、湖南省油畫學會、中國傳媒大學中西表現高研班進修學習,現為省示范性中學衡南一中美術教師,兼任衡南縣美協主席,作品先后入選并獲得”湖南省紀念改革開放三十周年”、“湖南省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周年”以及全國第十三屆美展湖南展區優秀美術作品獎等重要賽事獎項,并有《無法抹去的鄉愁》《一樹一菩提》等油畫作品在日本和意大利展出。徐立承一直以來熱愛工作,熱愛生活,美術創作在不斷尋求突破和超越,祖國遼闊壯觀的大好河山,充滿和諧人文氛圍的一中校園,孕育了他獨具詩意和個性的創作風格。
記者觀察到,徐立承近來相繼獲獎的作品《海之魂》和《九月的港口》,內容雖然相似,描繪的都是海邊的自然和人文風光,但是在色調的運用上卻截然不同。《海之魂》著筆于盛夏,色彩濃郁奔放。《九月的港口》描繪的則是秋天的海岸,色彩運用更顯節制,冷暖色分布均勻,營造出了沉靜而溫馨的氣氛。
徐立承介紹,他曾寫生、創作了近百幅以“海邊”為題材的油畫作品,對海可謂情有獨鐘。因為對海的這份熱愛,他曾數次利用寒暑假期帶著家人自駕車沿長長的海岸線進行寫生、攝影采風,走到哪里都會用鏡頭將美景留下,“這些都是我繪畫的素材,我會時常從自己的攝影作品中找尋找創作靈感,使它們成為最美的一幅畫。”
徐立承說,對他而言,繪畫就如一場生命的修行,在山川萬物的描繪中,融入了思考與感悟,滲透了最真實的情感。同時,繪畫更是一件很溫柔的事情,耐心、精致、從容,手中的畫筆就是自己的人生。
不管是在海拔五千多米的西藏高原,還是在零下十多度的東北雪野,徐立承都用他的畫筆留下了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記憶。徐立承告訴記者,他所在的衡南一中是一所百年名校,他的創作也正如學校所倡導校園文化一樣,不斷在追求人文、品質、和諧上下功夫。下一步,他的繪畫內容將重點關注明年的建黨一百周年,希望能用自己手中的畫筆去展現中國人置身于這偉大時代的欣喜、驕傲。